找到相关内容119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黔城龙标山

    1840年),黔阳僧会司兆西贤住持普明禅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,雷知县立碑,禁止地痞骚扰普明禅寺,时僧会司兆西贤率两序大众同立。  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离天京(今南京)出走...              寂光 芳圭 应修等立   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离天京(今南京)出走西行,到达湘西,攻黔城。清军设火药库于黔城龙标山普明禅寺。是年十一月初七日,...

    心照不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5458168.html
  • “佛教社会”及佛教社会理论刍议

    佛教信徒大多注重个人精神的修为、心性觉悟境界的个体呈现,而不以世俗社会生活的组织和制约作为特点,从而构成了天国净土与心灵净化的不二法门。即心即佛,出世入世而更加注重世间的觉悟,可说是佛教价值理性并不完全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559712.html
  •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——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

    一点亦鲜明地反映在对佛教经典、基督教圣经等外来宗教文献的翻译里。“天”总是被用来翻译表示最高神或与最高神有关的词,比如“Deva(天,提婆)”、“大黑天”、“天父”、“天主”、“天国”、“天使”等等(...

    张祥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4059805.html
  • 宗教佛学不该继承的遗产

    正确解答,都有可能使信徒的灵魂与天国咫尺天涯——除非我们自得于大地上的逍遥而无视于净土的召唤。  我们针对禅宗所做的“批判”就是要指出:这一变质使大乘佛教的菩萨拯救精神滑向个体消遥——正是“外而三教同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5859828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(1)

    和念佛往生了。  治疗师:我知道,为死后永生做好准备工作,是所有宗教最「崇高」的目标。但是弗洛依德认为这是一种天国催眠曲,是用来补偿人类为了文明的团结安定,所牺牲掉的性欲快乐和破坏本能。德国诗人歌德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559967.html
  • 太虚和尚:宗教型公共知识分子?——兼论现代中国佛教的世俗化特征

    ,并非彼岸天国、精神关怀的价值祈向,更主要是宗教道德教化功能如何发挥、王朝的政治要求如何体现的问题。在历代社会震荡中,中国宗教早已呈现的,并不是它的世俗化倾向,而是它的社会政治地位如何再次确立的问题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860207.html
  • 爱国爱教:中国佛教的立世基点

    僧伽制度运动。  杨文会被世人称誉为“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”。清季中国佛教典籍,自经过太平天国一役以后,几告丧失殆尽。杨文会初学佛法,.有感于经典缺乏,于是发心刻出木版藏经,以广流传。清同治五年(...

    冯巧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960271.html
  • 《台州文化概论》——天台宗佛教哲学

    等于把佛性融解在客观自然里面,这必然模糊了世间和出世间的界限,把神圣的 天国拉到了自然的尘世,贬低了佛性至高无尚的尊严。由于把佛性的普遍性无限扩大,势必 贬抑子佛性的绝对性和超越性。佛性的自然化,表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2160542.html
  • 王阳明排斥禅宗契入天台

    天国人间并重,既是精细的心性之理之学,又可入世致用,而这正是王阳明所需要的。因此,王阳明契入天台宗并非是偶然的巧合。   有些学者认为,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与英国贝克莱相同。这种观点为一些国外学者所称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3760562.html
  • 佛教《三字经》略解之佛教缘起篇

    罗卫国王太子)之前已经悟道证果了。为了教化众生,给世人树立学佛的信心和了解求道解脱的途径,以大悲愿力,特从天国净土——兜率内院降世人间,经过入胎、住胎、出生、成长,然后学艺、出家、修行、证果,向世人示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0560822.html